{{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點擊加入LINE好友 優惠訊息不漏接!

限時促銷|日系車專用機油

動態掌握 REPSOL & COOPER 的第一手情報與熱血現場!

2025-08-22
探秘 Repsol 潤滑油實驗室:如何讓汽車性能更強大?

潤滑油在汽車引擎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能減少摩擦、延長零件壽命,更能提升整體性能。然而,你知道潤滑油的研發過程有多麼精密複雜嗎?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西班牙 Repsol 技術實驗室的核心,一探究竟,了解如何透過最先進的科技與嚴格測試,打造出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高性能潤滑油。 從研發到實際應用:全面性的測試流程在 Repsol 潤滑油技術實驗室裡,每一滴油品都必須通過層層考驗。從最基礎的化學分析,到模擬極端行車條件的引擎測試,整個過程確保了產品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發揮最佳性能。研發團隊不僅關注潤滑油的當下表現,更著眼於未來的技術趨勢,例如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特殊需求,不斷開發出創新配方。為了確保產品符合最高標準,實驗室會進行多項測試,包括:物理化學分析: 測量潤滑油的黏度、密度、抗氧化能力等,確保其基礎性能符合規範。引擎台架測試: 在模擬引擎運行的測試平台上,檢測潤滑油在不同負載、轉速和溫度下的表現,評估其保護性能與效能。 挑戰極限:模擬各種嚴苛駕駛情境Repsol 實驗室的特色之一,就是能夠模擬各種極端且嚴苛的駕駛情境。這包括模擬賽道上的高速行駛、都會區的頻繁走停,甚至是極寒或酷熱的氣候條件。透過這些測試,研發人員能確保潤滑油在現實世界的任何挑戰下,都能提供穩定的保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實驗室還擁有一系列專為高性能賽車設計的測試,與 MotoGP™ 等頂級賽事團隊的合作,讓 Repsol 能將賽車場上的經驗與數據,應用於一般市售車輛的潤滑油開發,讓一般車主也能享受到賽車級的保護。 展望未來:電動車與新科技的挑戰隨著汽車產業朝向電動化發展,潤滑油的角色也隨之改變。電動車(EV)雖然沒有傳統的內燃機,但仍有傳動系統、齒輪箱等需要潤滑的部件。Repsol 實驗室早已預見這一趨勢,積極研發專為電動車設計的特殊潤滑油,這些產品不僅要能應對更高的轉速和溫度,還必須具備優異的電氣絕緣性能。此外,混合動力車(Hybrid)的出現也帶來新的挑戰。這類車輛的引擎會頻繁啟動與停止,對潤滑油的潤滑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psol 透過精密的實驗與測試,確保其產品能夠完美適應這些新興的汽車科技,為駕駛者提供全面的保護。 透過不斷的創新與嚴格的測試,Repsol 潤滑油實驗室不僅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更是確保每位車主愛車性能與壽命的堅強後盾。

閱讀內文
2025-08-22
汽車換機油的5大常見錯誤:您犯過這些錯嗎?

定期更換機油是確保愛車引擎健康運轉的關鍵。然而,即使是看似簡單的保養程序,新手或不熟悉的車主也常會犯下一些錯誤,可能對引擎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本文將揭示5個最常見的換機油錯誤,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您避免這些問題,確保愛車的性能與壽命。 1. 忽略或延遲更換機油這是最普遍的錯誤,尤其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忘記或拖延汽車保養。機油的作用是潤滑引擎、清潔雜質並散熱。隨著時間和里程數的增加,機油會逐漸劣化、黏稠度降低,潤滑效果大打折扣。長期使用變質的機油,會導致引擎內部磨損加劇,最終可能造成嚴重故障。實用建議: 建議車主遵循車輛手冊的建議,或參考汽車維修廠的專業意見,定期更換機油。如果您的汽車行駛頻繁或路況惡劣(例如常在市區走走停停),更應該縮短換油週期。 2. 使用錯誤類型的機油市面上的機油種類繁多,從礦物油、合成油到半合成油,還有不同的黏度等級(例如10W-30、5W-40)。每種引擎設計所適合的機油類型和黏度都不同。使用不符合車輛手冊規定的機油,可能會導致潤滑效果不佳、油耗增加,甚至對引擎造成損害。實用建議: 在更換機油前,務必查閱您的汽車車主手冊。手冊中會明確標示建議使用的機油類型和黏度。如果不確定,可以諮詢專業技師,他們會根據您的車型提供正確的建議。 3. 機油加太滿或不足機油量不足會導致引擎潤滑不夠,增加摩擦和磨損,進而產生過熱問題。然而,機油加太滿同樣危險。過多的機油會增加曲軸旋轉的阻力,造成油耗上升,並可能產生泡沫化現象,影響潤滑效果。實用建議: 檢查機油量時,應將車輛停在平坦地面,熄火數分鐘後,拔出機油尺擦拭乾淨,再插入到底後拔出。正確的機油量應介於機油尺上的「最低」(MIN)與「最高」(MAX)標記之間。 4. 不更換機油濾心機油濾心(或稱機油濾清器)負責過濾機油中的金屬碎屑、灰塵等雜質。如果只換機油而不換濾心,新機油很快就會被舊濾心中的髒污污染,導致潤滑效果大打折扣,等於白換了。實用建議: 專家普遍建議,每次更換機油時,都應該同時更換機油濾心。這能確保引擎得到最乾淨的潤滑,從而延長引擎壽命。 5. 忽略機油變質或外漏除了里程數,機油的品質也會隨著時間變差。如果您的汽車長時間未行駛,機油依然會氧化變質。此外,定期檢查是否有機油外漏也是非常重要的。地面上的油漬或聞到燒焦味都可能是機油外漏的徵兆。實用建議: 即使車子不常開,也建議至少每年更換一次機油。平時停車後,可以多留意地面,檢查是否有油漬。如果發現異常,應立即送廠檢查,避免引擎受損。

閱讀內文
2025-08-22
機油酸價(TAN)全解析:潤滑油品質的關鍵指標

衡量潤滑油的品質與狀況,是確保設備正常運作的關鍵。其中,總酸價(Total Acidity Number, TAN)是極為重要的指標之一,它能反映機油中酸性化合物的含量。透過監測 TAN,不僅能評估潤滑油的劣化程度,更能有效預防引擎和工業系統受損。本文將詳細說明什麼是 TAN、如何測量,以及它對設備維護為何如此重要。 什麼是總酸價(TAN)?總酸價(TAN)是用來衡量潤滑油中酸性成分含量的指標。這些酸性物質可以是有機酸或無機酸,通常是機油在使用過程中因氧化而產生的副產品。TAN 的單位為毫克氫氧化鉀(KOH)/每克油,意即中和一克潤滑油中所有酸性物質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 新潤滑油的 TAN 通常很低,因為其酸性化合物含量少。然而,隨著時間與使用,由於氧化、汙染和保護性添加劑耗盡等因素,TAN 值會隨之升高。如何測量 TAN?TAN 的測量需在專業實驗室中透過化學分析進行。此程序包括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步加入油樣中,直到所有酸性物質被中和為止。所使用的氫氧化鉀量,便決定了 TAN 值。 這項分析特別適用於比較使用過的舊油與同款新油的初始 TAN 值,藉此評估潤滑油的劣化程度,並判斷其是否仍適用,或是需要更換。為何 TAN 對潤滑油性能如此重要?TAN 是預防引擎和工業系統發生重大問題的關鍵工具:辨識機油劣化:TAN 值顯著升高,代表機油已發生氧化或汙染。這可能導致沉積物、油泥和積碳的形成,進而影響系統性能。預防腐蝕:機油中的酸性物質會侵蝕零件的金屬表面,造成腐蝕和過早磨損。優化維護計畫:了解 TAN 值有助於您在正確的時機更換機油,既能避免使用劣化的潤滑油,也能避免浪費尚未失效的油品。降低成本:將 TAN 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有助於延長潤滑油與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與非預期停機的費用。影響 TAN 值升高的因素有幾種情況會加速潤滑油 TAN 值的升高,其中最主要的有:高溫:熱能會加速機油氧化,產生更多酸性化合物。外部汙染:水、灰塵或化學物質進入系統,會改變機油的化學成分。添加劑耗盡:潤滑油中的抗氧化劑和清潔劑等添加劑會隨時間被消耗,使機油更容易劣化。金屬存在:系統中的金屬可能成為催化劑,加劇化學氧化反應。如何有效管理 TAN 值?為了有效控制 TAN 值並確保設備正常運作,建議您遵循以下原則:建立定期檢測計畫:定期進行 TAN 測試,及時發現潤滑油狀況的變化。使用高品質機油:採用含先進添加劑配方的潤滑油,能提供更佳的抗氧化能力,並維持 TAN 值穩定。減少汙染源:採取措施防止水氣、灰塵和其他外部物質進入系統。遵循原廠規範:按照建議的換油週期,並使用與設備相容的產品。總酸價(TAN)是確保潤滑系統效率與耐用性的重要指標。透過正確監測和管理 TAN,您能有效預防設備損壞、優化性能並降低營運成本。請勿低估此指標的重要性,並將其納入您的維護策略中。在 Repsol 潤滑油,我們致力於協助您保養設備。我們提供能承受最嚴苛條件的產品,以及潤滑油分析服務,讓您隨時做出明智的決策。

閱讀內文
2025-08-22
機油添加劑全解析:小分子發揮大功效,打造卓越潤滑性能

 當我們想到潤滑油時,通常會認為它是一種能減少摩擦、保護引擎零件的均勻液體。然而,在這看似簡單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套複雜的化學配方,而「添加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關鍵成分能讓潤滑油發揮卓越性能、適應極端環境,並確保機械設備經久耐用。本文將深入探討添加劑的定義、主要功能,以及它們如何為潤滑油帶來質的飛躍。 什麼是添加劑?為何如此重要?添加劑是加入基礎油中的化學複合物,旨在提升基礎油的天然特性,或賦予其更高效能和多功能性的獨特屬性。換句話說,它們是將普通油品轉變為高效能潤滑油的「秘密配方」。儘管添加劑在配方中的比例通常不高(約佔 5% 至 30%),但其影響卻相當顯著,因為每種添加劑都具備特定功能。透過不同添加劑的組合,潤滑油得以滿足各種應用需求,從大馬力引擎到複雜的工業系統。此外,拜添加劑和合成基礎油所賜,機油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進而拉長更換週期。 添加劑的主要功能添加劑可依其對潤滑油的作用進行分類。以下列出幾種最常見的功能:抗磨損保護 (Anti-wear protection) 任何機械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金屬表面之間的摩擦磨損。抗磨損添加劑能在這些表面形成保護膜,有效減少摩擦,延長零件壽命。熱穩定性與抗氧化 (Thermal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在高溫下,機油容易變質,喪失其原有特性並產生有害殘留物。抗氧化劑和熱穩定劑能防止這種劣化,確保潤滑油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仍能維持其效用。防止腐蝕 (Corrosion prevention) 引擎運作過程中產生的水氣和酸性物質會導致金屬零件腐蝕。防蝕抑制劑能中和這些有害物質,保護引擎的金屬部件。沉積物控制與清潔 (Deposit control and cleaning) 隨著時間推移,引擎和機械系統會累積煙灰、油泥或積碳等沉積物。潤滑油中的清潔劑與分散劑有助於保持零件表面清潔,防止沉積物形成和顆粒凝結,進而影響性能。黏度指數增進劑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優質的潤滑油必須能在低溫和高溫下都保持適當的流動性。黏度指數增進劑能讓機油在廣泛的溫度範圍內維持理想的黏度,確保隨時都能獲得最佳潤滑效果。防止泡沫生成 (Prevention of foam generation) 在某些系統(例如液壓系統)中,由於油路中存在氣泡,泡沫的產生會降低潤滑油的效率,妨礙其在最佳狀態下運作。抗泡劑能控制這種現象,確保系統運作穩定。 添加劑配方背後的科學添加劑的開發並非易事。每種成分都必須符合嚴格的品質與相容性標準,以確保潤滑油能發揮最佳效能。此外,不同添加劑的組合需要精準的平衡,因為過多的某種成分可能會影響其他成分的效用。舉例來說,為內燃機設計的潤滑油必須平衡其抗磨損、清潔與熱穩定等特性;而工業用油則可能更著重於防腐蝕和承受高負載的能力。這種細緻的平衡是多年來大量研究與測試的成果。 潤滑油開發的創新技術每一滴潤滑油不僅僅是化學的產物,更是科學、技術與對卓越不懈追求的結晶。因此,創新是保持領先的關鍵。在 Repsol 潤滑油,我們已導入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等先進技術,以變革我們的配方開發和優化流程。自動化與樣品分析 藉由機器人系統,我們得以自動化樣品準備與測試流程。這使我們能夠同時分析大量具有微小差異的配方,快速找出適合各種應用情境的最佳添加劑組合。這項技術已將我們的開發能力提升六倍,顯著縮短了新產品上市所需的時間。人工智慧預測 人工智慧在預測新原料行為方面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包括創新的添加劑和永續材料(如廢棄物衍生材料)。這種預測能力有助於我們在無需實體測試的情況下設計出更高效的潤滑油,並優化資源利用。

閱讀內文
2025-08-22
引擎潤滑系統全解析:運作原理、種類與適用車款

引擎是機器的核心,其性能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潤滑系統。然而,不同的引擎有著不同的潤滑方式。本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潤滑系統的定義、主要類型、運作原理與各自的應用,協助您挑選最適合愛車的潤滑油品,確保引擎運轉順暢且持久。什麼是引擎潤滑系統?引擎潤滑系統是一套專為引擎或機械內部零件設計的油品或潤滑脂分佈系統。其核心功能是減少金屬表面之間的摩擦,防止零件過早磨損,確保引擎運轉順暢、高效。此外,潤滑系統還具備以下重要功能:散熱降溫:潤滑油能吸收摩擦產生的熱量,並將熱能傳導至可散熱的區域。密封保護:在引擎汽缸等部位,潤滑油能發揮密封作用,有助於維持壓縮性能。清潔作用:潤滑油能將髒污、燃燒殘留物和金屬微粒帶至機油濾清器,保持零件表面清潔。防鏽防蝕:潤滑油會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金屬與水氣或氧氣等腐蝕性物質直接接觸。 根據不同的引擎設計、運作條件與特定需求,會採用不同的潤滑系統。以下我們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潤滑系統及其主要特色。 1. 飛濺式潤滑(Splash lubrication)這是最簡單的潤滑方式之一,主要用於小型或舊式引擎。此系統透過連接曲軸的勺子或連桿,將曲軸箱內的機油濺射至需要潤滑的零件表面。此方法適合低轉速、輕負載的引擎,例如手提發電機或基礎的農業機械。然而,其主要限制是在極端條件下無法保證潤滑油的均勻分佈。 2. 滴油式潤滑(Drip lubrication)在此系統中,潤滑油會從儲油槽一滴一滴地流向引擎的運動部件。可透過可調式閥門或針閥來控制油量,進行基本的流量調節。儘管此方法在舊式工業設備和簡單設計的固定式引擎中很常見,但由於精準度和效率不如更先進的系統,如今已逐漸被淘汰。 3. 乾式油底殼潤滑(Dry sump lubrication)與傳統的濕式油底殼系統不同,乾式油底殼的機油不儲存在引擎油底殼中,而是存放在外部獨立的油箱。此系統會利用一個幫浦將機油從油箱送至各運動零件,同時另一個幫浦會從曲軸箱回收機油並送回油箱。乾式油底殼系統具有顯著優勢,例如能讓引擎設計更精巧、散熱效果更好,或是在極端條件下運作的引擎也能維持穩定運轉。此外,將機油存放在獨立油箱,有助於達到更好的配重平衡。因此,此系統被廣泛應用於高性能引擎,如跑車或賽車。 4. 壓力式潤滑(Pressure lubrication)這是現代引擎中最常見的潤滑系統,因為其效率高且可靠性佳。機油幫浦會產生壓力,透過管道將潤滑油分佈至引擎的關鍵部位,如軸承、汽缸和凸輪軸。此方法能確保在重負載和高轉速下,潤滑效果依然穩定、均勻,是汽車、卡車和重型機械的首選。 5. 油霧式潤滑(Mist lubrication)此潤滑方式是將潤滑油與壓縮空氣混合,形成細緻的油霧後注入引擎。油微粒能到達所有內部表面,提供均勻且高效的潤滑。此方法特別適用於對重量和空間要求嚴苛的小型引擎,例如氣動工具、二行程引擎和小型渦輪機。 6. 油環式潤滑(Ring lubrication)此系統利用一個金屬環繞著軸心轉動,將儲油槽中的機油帶到需要潤滑的零件表面。這是一種可靠且低維護成本的方法,適合連續運轉的設備,如發電機、工業幫浦和固定式引擎。其簡單耐用的特性,使其成為許多需要長期運作設備的有效解決方案。 7. 重力式潤滑(Gravity lubrication)在此方法中,潤滑油從高處的儲油槽,透過重力流向引擎的運動零件。儘管這是一種基本而簡單的系統,但需要持續供油,更適合簡單、低轉速的機械,例如一些舊型機械或結構不複雜的系統。 如何選擇適合的潤滑油無論您的引擎採用何種潤滑系統,選擇正確的潤滑油對於發揮引擎最大效能並延長其壽命至關重要。 Repsol 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採用先進技術配方,旨在滿足各類型引擎與潤滑系統的特定需求,即使在最嚴苛的條件下,也能確保卓越性能。

閱讀內文
2025-08-11
5 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摩托車升級小技巧

如果你熱愛每個彎道帶來的刺激、感受引擎節奏讓心跳隨之加快,那麼這裡正是你的主場! 以下這些實用小技巧,將幫你全面升級愛車,讓你在每一公里的旅程中都能享受更高的安全性、舒適度與駕馭樂趣。  1. 定期檢查輪胎氣壓很多騎士忽略了定期檢查輪胎氣壓的重要性,隨著時間推進,輪胎會緩慢漏氣,雖然幅度不大,但會逐漸影響騎乘手感。前輪氣壓不足,轉向會變得遲鈍、反應慢後輪氣壓不足,加速時尾端下沉,甚至在過彎時有「甩尾」感 這些狀況都會讓車輛穩定性下降、操控變得不精準。 建議:在抱怨車況不佳前,先到加油站或 REPSOL RACING LAB 用氣壓表檢測並調整氣壓。 2. 升級前避震套件市面上有許多替代前避震升級套件,例如不同硬度的彈簧、更精準的液壓阻尼閥門、以及更高品質的避震油。 這些升級能讓你的愛車在煞車時更穩定、遇到坑洞或顛簸路面時更好吸震,尤其在激烈操駕或運動化騎乘時,能顯著改善車輛反應。 3. 安裝小型風鏡(適用 Naked Nike)如果你的車屬於NK街車,沒有整流罩保護,那麼在高速行駛時,風壓會直接衝擊騎士。加裝一片小型風鏡(可用通用支架或專車專用款)能有效分流氣流,提升高速巡航的舒適度。 注意:風鏡若固定在龍頭(而非車架),尺寸不宜過大,避免影響轉向穩定性。 4. 更換排氣管?先想清楚更換原廠排氣管為更開放、更響亮的改裝管,不一定會提升性能。因為現代摩托車的燃油噴射、配氣與 ECU(電子控制單元)設定,都是依照原廠排氣系統設計。 若僅更換尾段而未重新調整 ECU,可能只會改變聲浪,實際動力提升有限。 請特別注意必須選擇通過噪音檢驗與排放檢驗的排氣管。5. 更換金屬剎車油管原廠煞車油管通常為金屬內芯搭配橡膠外層,但在高壓狀態下仍會有輕微膨脹,導致手感不夠直接。 改用全金屬編織油管可減少膨脹,讓手把施力與實際煞車反應更一致,提升煞車精準度與安全性。   

閱讀內文
2025-08-11
美國 66 號公路旅遊攻略:起點、終點、行程與必去景點

66 號公路的魅力美國 66 號公路(Route 66) 無疑是全美最知名的公路。 無論你是重機愛好者、汽車迷,或是熱愛長途旅行的旅人,都很可能聽過這條享有「美國公路之母」美譽的經典路線。 66 號公路的起源66 號公路最初是為了連接美國東部與西部而設立。雖然經常有人說它橫跨東西兩岸,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西端終點位於加州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的太平洋岸邊,而東端則在伊利諾州芝加哥(Chicago)密西根湖旁,距離大西洋仍有約 1,500 公里。它的別稱包括 「美國大街」(The Main Street of America)、「公路之母」(The Mother Road)。1926 年,66 號公路被正式納入美國聯邦公路系統,但直到 1927 年才開始設置路標,1938 年才全面鋪設完成。在此之前,許多路段仍是泥土或碎石路。在近百年的歷史中,66 號公路的路線多次調整。1950 年代後期,隨著州際高速公路興建,66 號公路逐漸被取代,並在 1985 年被正式除名,不再列入美國公路系統。雖然如今已無法沿著完整的原始路線連續行駛(僅保存約 80%),但仍有許多經典路段保留昔日風貌,帶人穿越時光,感受 20 世紀中期的美國風情。部分路段被列為 「歷史性 66 號公路」(Historic Route 66)。66 號公路的行駛方向與州份雖然可以雙向行駛,但多數旅人會選擇 由東向西,從芝加哥出發、終點在洛杉磯。沿途會經過 8 個州:伊利諾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加州。 實際上,許多旅人會在進加州前繞道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讓行程變成 9 州之旅。起點與終點起點:伊利諾州芝加哥 Jackson Boulevard 與 Michigan Avenue 交叉口終點:加州聖塔莫尼卡碼頭(Santa Monica Pier)全程約 4,000 公里,若一次走完,建議至少安排 14 天,每天行駛約 300 公里。 速限通常為 55 mph(約 88 km/h),部分路段更低至 35 mph(約 56 km/h),因此建議放慢腳步,細細體驗沿途風景與文化。 66 號公路的旅行方式與費用騎機車有許多公司提供 單程租車(One-Way),可在不同城市取還車輛。例如 兩人共騎一台 Harley-Davidson Touring 系列,14 天行程每人約 €4,000(約 NT$140,000),包含雙人房住宿、保險、道路救援(不含油錢與餐費)。若 兩人各騎一台車,同房住宿,每人約 €5,250(約 NT$183,750)。開汽車租一台 Ford Mustang 兩週,僅車輛租金約 €2,000(約 NT$70,000)(不含住宿與餐飲)。搭巴士使用 Greyhound 巴士是經濟選擇,16 天行程加上雙人房住宿與早餐,約 €2,000(約 NT$70,000)/人。 最佳旅行季節7~9 月 為最佳季節,白天長、降雨少,雖然部分地區較炎熱,但更適合長途自駕。 66 號公路必訪景點精選以下是從芝加哥到聖塔莫尼卡沿途不可錯過的經典景點:66 號公路名人堂博物館(Illinois) 位於 Pontiac,收藏大量 66 號公路的歷史文物與照片。外牆巨型壁畫是必拍景點。聖路易斯與「Gateway Arch」拱門(Missouri) 192 公尺高的銀色拱門是美國西部的象徵,頂端可俯瞰密西西比河與城市全景。Meramec 洞穴群(Missouri) 超過 6,000 個洞穴的地下奇觀,曾是 Jesse James 匪徒的藏身處。Ed Galloway 的巨型圖騰公園(Oklahoma) 世界最高混凝土圖騰之一,高達 28 公尺,充滿美國原住民藝術風格。藍色大鯨魚(Oklahoma) Catoosa 小鎮湖畔的藍色巨鯨雕塑,旁有野餐與戲水區。凱迪拉克牧場(Texas) 10 台半埋在地上的凱迪拉克車頭朝天排列,可自由塗鴉創作。聖塔菲(New Mexico) 充滿西班牙殖民風情與 Adobe 建築的歷史城市。桑迪亞峰纜車(New Mexico) 4.5 公里纜車俯瞰格蘭德河谷與日落美景。彩繪沙漠(Arizona) 岩層呈現粉紅、橘、灰、紫等多層色彩,日落時分尤為壯麗。大峽谷國家公園(Arizona) 科羅拉多河切割出的壯觀峽谷,最寬達 29 公里,深逾 1.5 公里。Wigwam 圓錐帳篷汽車旅館(Arizona) 1950 年建成的美式懷舊汽車旅館,房間外觀仿原住民圓錐帳篷。聖塔莫尼卡碼頭(California) 66 號公路的終點,擁有太平洋海灘、遊樂園與戶外健身場。 

閱讀內文
2025-08-11
什麼是「渦輪圓環」?正確行駛方式解析

近年來,渦輪圓環(Turbo Roundabout)在歐洲逐漸普及,因為它能有效提升車流效率、降低事故率。 由於這種設計正快速擴展,駕駛人必須熟悉其行駛規則與安全通過方法。 圓環設計在道路上的普及在許多國家,道路圓環設計(Roundabout)已非常常見。法國、英國、義大利是前三大使用國,而西班牙與台灣的數量也逐年增加。 這種設計原本是為了解決複雜路口的交通衝突,但在高車流量多車道環島中,常因車道變換與出口讓道造成混亂與事故。 什麼是渦輪圓環?為改善傳統多車道環島的交通衝突與塞車問題,荷蘭於 25 年前開發了渦輪圓環,中央島並非完全圓形,而是依車道設計成螺旋引導。西班牙首座渦輪圓環於 2009 年建成,位於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格拉多(Grado)。這種設計會在進入前引導車輛提前選擇正確車道,進入後禁止變換車道。與傳統圓環相同,駕駛仍須禮讓圓環內車輛。 如何正確通行渦輪圓環?渦輪圓環的核心設計是螺旋狀車道,由實線標示,禁止跨越鄰車道。這提升了交通安全與行駛效率,同時降低車道糾紛。一般直徑約 50 公尺,與傳統雙車道圓環相近。進入前,駕駛必須清楚目的方向並進入對應車道,圓環內依照車道引導直達出口,無需再變換車道。渦輪圓環的特殊設計行人穿越道外移:設置在主環外圍,與車道保持距離,提升行人安全與可視距。取消外側優先車道:無傳統外圈直行優先規則,所有車道皆按入口選擇直達出口,降低側撞風險。曲率半徑大:迫使駕駛減速通過,提高安全性。 渦輪圓環的優點與傳統雙車道圓環相比,渦輪圓環將衝突點由 16 個降至 10 個,顯著降低事故率。主要優勢:更安全:僅需關注單一車道進入,降低判斷壓力。容量提升:可比傳統雙車道圓環多容納 25%~35% 車流。降低碰撞風險:消除圓環後變換車道的需求。駕駛學習曲線短:熟悉路況的駕駛能快速適應,不熟悉者也可依標線安全通行。 交通專家觀點交通工程師 Carlos Suarez 指出:「渦輪圓環更容易使用,駕駛的決策點減少,使交通更順暢並能承受更高車流量。同時,取消在圓環內變換車道,降低衝突點。在接近渦輪圓環時,必須觀察標誌並提前選擇正確車道。」 

閱讀內文
2025-08-11
二行程引擎全指南: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什麼是二行程引擎?它如何運作?什麼是二行程機車?它的引擎運作原理是什麼?本文將帶你認識二行程引擎的各個組成部件、運作方式,以及與四行程引擎的差異。自 20 世紀初以來,二行程引擎一直是最常見的摩托車動力配置。然而,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它的市場佔有率已大幅下滑。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摩托車品牌持續改良二行程引擎,使其能符合現行的排放標準。 什麼是二行程引擎?二行程引擎(又稱二循環引擎)是一種內燃機,能在活塞上下各一次的兩次行程中完成進氣、壓縮、燃燒與排氣四個步驟。換句話說,活塞上下一次即完成一個循環;而四行程引擎則需要四次行程才能完成。歷史上,二行程引擎曾是摩托車領域的主流。然而,由於排放法規的嚴格限制,要讓二行程符合標準比四行程更具挑戰性。二行程引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879 年,蘇格蘭人 Dugald Clerk 設計了第一台二行程引擎;隔年,德國的 Karl Benz 也製作並測試了多款原型,引領了後續的發展。到了 20 世紀初,摩托車開始搭載二行程引擎。由於結構簡單、重量輕、製造成本低,這類引擎迅速在市場上普及,尤其適合小型、經濟型車款。 二行程引擎的運作原理二行程引擎之所以稱為「二行程」,是因為它只需活塞兩次運動即可完成循環。循環包含四個階段:進氣(或稱吸氣)、壓縮、燃燒(或爆炸)與排氣。這四個步驟在二行程中會部分重疊,並分成兩個主要行程:第一行程:壓縮-進氣(或吸氣)當活塞向上移動時,氣缸內的混合氣(空氣+燃油+潤滑油)被壓縮,同時曲軸箱內形成真空,吸入新的混合氣。當活塞接近上止點時,預進氣口打開,新混合氣填充曲軸箱,為下一個燃燒循環做準備。 第二行程:燃燒(或爆炸)-排氣當活塞到達上止點時,火星塞點燃已被壓縮的混合氣,引發爆炸,推動活塞向下運動。下降過程中,首先打開排氣口,讓高壓廢氣排出;接著進氣傳輸道(Transfer Port)開啟,將曲軸箱內預壓縮的新混合氣送入氣缸,將殘餘廢氣掃出,並填充新混合氣,準備進入下一循環。 二行程引擎的組成部件二行程引擎可分為上半部(燃燒室區域)與下半部(曲軸區域),並透過傳輸道(Transfers)連接。固定部件氣缸(Cylinder):圓筒形腔室,活塞在其中上下運動,側面開有進氣口與排氣口。氣缸頭(Cylinder Head):覆蓋在氣缸上方,內含燃燒室。曲軸箱(Crankcase):位於引擎下方,容納曲軸與連桿,並參與混合氣預壓縮過程。可動部件活塞(Piston):在氣缸內上下運動,壓縮混合氣並將爆炸能量傳遞給連桿。連桿(Connecting Rod):連接活塞與曲軸,將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曲軸(Crankshaft):將活塞的直線運動轉換成旋轉運動,最終傳遞至變速箱與驅動輪。輔助系統化油器(Carburetor):將空氣與燃油按比例混合。點火系統(Ignition System):產生高壓電,點燃混合氣。排氣系統(Exhaust System):將燃燒廢氣導出並調整背壓,影響性能與排放。 二行程引擎的演進1970 年代中期開始,二行程引擎引入可變排氣閥(Power Valve),依轉速調整排氣口開啟程度,改善低中轉速的扭力輸出。同時,也引入了 簧片閥(Reed Valve)與旋轉閥(Rotary Valve)進氣系統,提升進氣效率與動力反應。與四行程引擎的差異二行程引擎每轉一圈曲軸即可完成一次動力循環,動力輸出密集且高功率重量比。四行程引擎需兩圈曲軸才能完成一次動力循環,輸出較溫和但耐用度更高。二行程結構簡單、零件少、重量輕,但油耗與污染較高。四行程零件多、重量重、製造成本高,但省油且排放較低。 二行程引擎的優缺點優點高功率重量比結構簡單、維修容易體積小、反應快缺點油耗高、排放污染多發熱量高,需要有效冷卻耐用度較低

閱讀內文
2025-08-01
Repsol 新世代品牌進化:多元動能,驅動永恆

在 Repsol,每一次的進化都代表著品牌價值的升級。這次的品牌識別重塑,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更深刻體現我們的使命——推動多元能源轉型,驅動社會前進,實現永續發展。啟動多元能源方案,滿足新世代移動力,不僅是 Repsol 的目標,更是我們為全球與台灣市場帶來的真實承諾。自 1951 年開始,Repsol 與潤滑油密不可分Repsol 的潤滑油故事始於 1951 年,由 Repesa 推出第一條以 Repsol 命名的產品線。七十多年後,這份對品質與信賴的堅持仍貫穿於每一款潤滑油之中。如今,我們不只製造潤滑油,更提供完整的能源解決方案。 為什麼我們選擇進化?因為時代正在改變,而我們選擇領先。Repsol 持續演進,品牌識別升級只是冰山一角。此次品牌進化包含:全新 LOGO 設計,線條更簡潔,象徵企業現代化與彈性應變;溫暖色系與易讀字體,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統一品牌識別應用於加油站、辦公空間、展覽與數位平台,帶來一致且完整的品牌體驗。我們希望,消費者在每一次接觸 Repsol 的過程中,都能清楚感受到我們是:「實用、創新、有責任感」的能源夥伴。 我們以行動展現承諾:✅ 西班牙首家 生產與供應 100% 再生燃料 的能源企業✅ 擁有 3,500 座加油站,滿足多元移動需求✅ 建立 2,500 座自有電動充電站,透過 Waylet 擴展至 6,500 座以上✅ 訂立碳中和目標:2050 年淨零排放,並設有 2030 與 2040 的中期階段目標✅ 深耕 循環經濟、技術創新與營運效率,實踐永續與競爭力兼備   全新品牌標語With all the energy|多元動能,驅動永恆REPSOL 的新口號「With all the energy|多元動能,驅動永恆」濃縮了我們對當代與未來的承諾。 它不僅展現我們對能源多樣性的擁抱,也象徵我們持續推動社會與環境永續的品牌使命。從傳統燃料、電動補能,到高性能潤滑油,REPSOL 是少數能同時滿足交通、家庭與工業需求的全能能源品牌。 我們將持續以熱情與創新精神,為每一位用戶、每一部引擎注入值得信賴的動力。 因為我們相信,能源不只是資源,更是一股推動世界的力量。

閱讀內文
2025-07-31
【以賽代訓・挑戰極限】 2025 AXCR 亞洲越野拉力賽 台灣代表隊授旗完成,正式出征!

2025 AXCR 亞洲越野拉力賽 台灣代表隊授旗完成,正式出征!󠀠本次出征搭載 Cooper STT PRO,迎戰沙塵、高溫、岩地與泥濘,直上戰場。     ▋輪胎問題詢問,請加LINE無論你想詢問任何輪胎問題,歡迎加LINE詢問:固鉑輪胎官方帳號1.你的車適合什麼輪胎?2.我們有對應規格的輪胎嗎?3.某款輪胎是否有現貨?4.有安裝店家推薦嗎?歡迎私訊詢問:固鉑輪胎官方帳號▋延伸閱讀:AT胎系列【AT胎怎麼買?優點?缺點?特性?】—三大面向分析,讓你找到適合的輪胎輪胎小知識【輪胎製造日期怎麼看?出廠多久之後不能再買?】—破解輪胎迷思!【怎麼選輪胎?不再只看耐磨!】一 安全、舒適也同樣重要!【輪胎安全線怎麼看?胎紋深度如何判斷?3 大方式檢查輪胎是否需要更換】越野胎系列【Off Road入門,輪胎怎麼選?】—越野胎選擇指南,優勢劣勢全面解析

閱讀內文
2025-07-30
Repsol 創新產品 Maker Agrocad 10:為秘魯作物帶來全新生機的生物潤滑科技

用可生物分解合成油,取代農藥,守護作物與土地的未來在秘魯塔克納(Tacna)地區的橄欖園裡,一場農業創新正在悄悄展開。這片生產佔全秘魯橄欖總量七成以上的土地,如今正成為 Repsol 潤滑科技應用於農業領域的實驗場域。Repsol 最新研發的生物潤滑油 Maker Agrocad 10,不僅能有效對抗農業害蟲,更以環保、無毒的特性提供了對傳統農藥的革新解方。 蟲蟲危機:橄欖樹殺手「橄欖螟蛾」來襲在秘魯 La Yarada - Los Palos 區,農民們面對的最大敵人就是「橄欖螟蛾(Palpita unionalis)」。這種綠色毛毛蟲在幼蟲期會啃食橄欖樹的新芽與嫩葉,導致植株乾枯、失去活力,甚至在嚴重情況下連果實也難以倖免,咬穿果皮直至果核,使整顆果實報廢。對幼苗而言,這樣的傷害更可能造成變形與生長停滯,影響長期產量。 生機解方:可生物分解的合成輔助油 Maker Agrocad 10針對這樣的害蟲問題,Repsol 團隊選擇不依賴傳統毒性農藥,而是推出 Maker Agrocad 10 —— 一款以高度精製石蠟基礎油製成的合成輔助型潤滑油,具備以下特色:✅ 可生物分解性:根據 OECD 301b 測試,28 天內可分解超過 50%✅ 低黏度(8 cSt @ 40°C):便於與水混合形成細霧噴灑✅ 無毒抑蟲機制:透過油膜包覆害蟲,使其「窒息」而非中毒Repsol 秘魯區技術協調員 Italo Velásquez 表示:「我們希望推薦一種以『飽和窒息』原理取代毒性殺蟲的方式,透過噴霧形成的薄油膜阻斷害蟲呼吸,達到物理性防治效果。」 🌱 實驗成果:從橄欖到梨樹,全面見效初期測試由 14 株橄欖幼苗展開,每三天以背負式噴霧器施作一次。幾次應用後不僅有效殺蟲,原本呈現萎縮狀態的植株也開始恢復活力、展現新生長勢。成果令人振奮後,實驗擴大到 50 株以上,同時拓展至其他作物:梨樹:針對「梨木蚜」(Cacopsylla pyricolla)有效,減少果實受害與黑霉病。辣椒、月桂樹:同樣展現良好防治與復甦效果。這顯示 Maker Agrocad 10 不僅適用於橄欖樹,也具備廣泛作物的應用潛力。  🔬 Repsol 創新:為土地、作物與環境打造三贏未來「我們還處在初期階段,但這個技術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Velásquez 如此表示。Maker Agrocad 10 的成功,不只是產品創新,更體現了 Repsol 將潤滑油科技跨足農業領域的決心與實力。 這項專案也強調了現場實驗、跨界合作與綠色永續在農業轉型中的重要角色。

閱讀內文
查看更多